1月8日,兵团日报“兵团榜样”专栏和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新闻联播“兵团榜样”专栏同时刊播“七一勋章”获得者、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标志着“兵团榜样”宣传工作正式启动。
在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放牧60载,被誉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魏德友;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蒙边境线坚守36年,为哈萨克族职工群众送医送药的李梦桃;36年如一日,巡边、守水、护林的十师一八五团林业站职工马军武……兵团成立以来,几代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们是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稳定边疆的中坚力量和时代先锋,体现了兵团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兵团榜样”宣传报道活动由兵团党委宣传部主办,兵团日报社、兵团广播电视台承办,坚持面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选取兵团各个历史时期在各行各业、基层一线涌现出的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典范,突出讲好为保卫新疆、开发新疆、建设新疆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故事,讲好扎根奉献、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模范建设者故事,讲好新征程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先锋故事,展示“兵团榜样”崇高形象,推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兵团儿女在新征程上奋楫争先、再创佳绩。
据悉,到2024年10月底,“兵团榜样”宣传报道活动将集中宣传100人左右,进一步凝聚忠诚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奋进力量。(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敏)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兵团成立70周年。70年来,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典型模范。即日起,本报推出“兵团榜样”专栏,聚焦兵团榜样人物,全媒体宣讲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矢志拼搏奋斗的生动故事,在全兵团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向榜样看齐,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敬请关注。
魏德友:用不变初心 筑不朽界碑
1月1日,早晨8点,微亮的晨光还未唤醒沉睡的大地,位于边境线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显得格外宁静。
此时,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打开电灯,开始为升国旗作准备。没过多久,旭日初升,在屋外的旗杆前,魏德友的妻子刘景好拽紧绳索,魏德友奋力挥动右臂,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迎风展开。
魏德友说:“不管走多远,看到五星红旗就能找到家。”这样的清晨,他们已经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爸妈,新年快乐,好想你们……”魏德友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一大早便打来电话。逢年过节,魏德友和孩子们通常以这样的方式互相问候。
升学、入伍、出嫁、娶亲,孩子们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其间,魏德友的父母相继离世,因为正是大雪封山时节,魏德友终究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
谈起这些,魏德友总是说:“亏欠了孩子。但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一辈子守在这里,不后悔。”魏德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有想到过离开。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党的号召,与30多名战友一起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塔城地区,成为九师一六一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兵”。
魏德友和全连职工齐上阵,在放牧的间隙开荒、种树、挖地窝子,沉寂多年的戈壁荒滩渐渐焕发出生机。1967年,魏德友与来自山东老家的刘景好成了亲,在这里,夫妇俩养育儿女,一起放牧巡边。
每天,魏德友都会带着一把水壶、一台录音机、一架望远镜和一根羊鞭,吆喝着羊群走出家门,沿着熟悉的牧道开始巡边。这一走,他便从青涩走到了暮年。
“守边护边是工作和职责,既然选择了,就要一直干下去。”魏德友对记者说。
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恶劣环境、艰苦条件和如影随形的孤独感,是魏德友夫妇需要面对的困难。
魏德友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坚持巡逻,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87年冬天,魏德友骑马巡边突遇暴风雪,很快就迷了路。经过5个多小时,已近绝望的魏德友被边防战士救起,逃过一劫。
在他看来,艰苦孤独也是一种考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接受考验、战胜困难。”魏德友说。
1980年,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昔日的战友们陆续离开,但魏德友戍守边防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后来,边防连换了二十几任连长、指导员,魏德友却仍然坚守在这里。
60载,从青春年少到满头银丝,魏德友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从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巡边总里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人们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获得的荣誉有很多。而他却总是说,自己只是一个守边人,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魏德友的家里有一个宽敞的院子,如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魏德友的守边事业后继有人,2017年,魏德友的女儿魏萍成为新一代护边员,每天陪着父亲一起巡边。魏萍说:“戍边6年,我深切体会到父母对边境线独有的那份感情,我要像父亲一样,把祖国的边境线守好。”
“一天不去边境线上看一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魏德友说,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与女儿一起前往距离家3公里处的界碑,走一走巡边路,给女儿讲一讲当年的故事。
魏德友说:“看到界碑,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一样,守好它,就是守好自己的家。只要能走得动,我就要一直守护下去。”(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丽德尔·塔帕衣)
马军武:守国,就是守家
隆冬时节,漫漫边境线上白雪皑皑。位于西北边陲的军武哨所,安静地嵌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几间平房的窗户里,透出柔和的灯光,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刚刚完成巡边回到家中。
马军武(左)和妻子在观察远方(资料照片)。
屋内,暖意融融,窗外,大风呼啸。马军武坐在窗前的办公桌上填写值班登记表,把边境线上每天发生的事一一做好记录,升国旗、巡逻、查看水情、记笔记……36年来,无数个日子,几乎都重叠成一个模样。
2021年7月2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师一八五团四连职工马军武从北京载誉归来,图为他在接受记者专访。 兵团日报记者 张鑫 摄
阿拉克别克河,这条蜿蜒的河流是天然的国境线。1988年春,融雪性洪水肆虐,河岸在桑德克发生决口。一八五团干部职工全员出动,扛沙袋、堵缺口,经过16个昼夜的奋战,硬是把泛滥的洪水逼回故道,确保国土寸土未失。
那年,马军武19岁。参加完抗洪抢险,他就守在了桑德克龙口,从此,祖国西北之北的戈壁上,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
马军武白天沿着界河巡逻,夜里枕着水声入眠。巡边的同时,他还担负给桑德克龙口配水的任务,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
马军武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 陈洋 摄
夏季,这里蚊虫肆虐,巡逻必须要“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紧实;冬季,这里零下40多摄氏度,狂风暴雪成灾,积雪堵塞交通,与世隔绝;到了春季汛期,阿拉克别克河水像怪兽咆哮,随时可能撕毁堤岸,这时的马军武整夜不敢入睡,要瞪大眼睛,拿着手电一遍遍地查堤巡坝……
“生活艰苦不算什么,难受的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马军武说,实在闷得慌,他就跑到戈壁滩上吼两声,听一听自己的回声,回来再照常巡边。
1992年,经人介绍,马军武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张正美。
袅袅炊烟,从荒漠升起。这个哨所,从此就成了他们的家。
马军武与妻子张正美在哨所升国旗(资料图片)。 张文成 摄
夫妻俩一守就是36年。边境线上的风霜雨雪,在马军武、张正美的脸庞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不知道有多少次,马军武因为处理险情,被大浪掀翻到水里,又挣扎着爬上来;也不知夫妻俩走过了多长的巡逻路,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和多少套衣服,然而,他们坚守在这里的初心与决心却从未改变。
2018年,一座小楼在“军武哨所”旁拔地而起,两组轮岗的民兵小分队来了。
再后来,马军武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信念与坚守感动了许多人,军武哨所、抗洪守土纪念馆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个曾经几个月都见不到人的地方,吸引来大量游客。马军武除了巡边、守水,还担任义务讲解员,给大家讲守边的故事,同时宣传边防政策法规。
不少游客远道而来,就为了见一见守边英雄马军武,听他讲一讲当年抗洪守土的故事。
“老马现在是‘红人’,游客来了都点名要见他。他一个不爱说话的人,这几年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网红讲解员’。”张正美笑着说。
“这个地方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位置?”游客经常这样问马军武。
马军武在查看水情(资料图片)。
“家!”凝视着远方的界碑,马军武的回答简短而郑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西北边陲,寒凝大地,军武哨所前的红旗迎风招展。马军武说:“家,就要有人守护!我要为祖国守住每一寸土地。”
卜现运:幸福源自奋斗,致富不忘群众
“去年我养了600多头牛,收入不错,今年我还要增加投资,新建四五个圈舍,养1000头以上的纯种母牛。”1月8日,看着眼前的现代化养殖场,五师八十四团三连退休职工卜现运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若非额头上被岁月刻下的深深痕迹,很难让人相信,这位干劲十足的老人已年近八十。
卜现运生于河南省夏邑县,1963年随父母来到兵团。他为人踏实、勤奋肯干,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981年,团场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卜现运把握机遇承包了300只羊、200亩荒地,办起了家庭农场。仅仅3年后,他就成了团场响当当的“万元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在卜现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卜现运常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
自己出资买来推土机改良土壤,将改造好的上千亩良田无偿分给其他种植户;先后为八十四团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捐款捐物累计价值30余万元……卜现运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盼着大家一起富起来。”
提起卜现运,八十四团许多职工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三连职工于凯说,只要向卜现运求助,他从来没有说过“不”字,他总是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1996年,连队3名既无种地经验又无资金的困难职工找到卜现运寻求帮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袖手旁观!”卜现运手把手向他们传授种植养殖技术,为他们垫资7万元发展生产。
至今,卜现运已为近百户困难职工群众垫资300余万元购买生产资料,帮助70多位职工群众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增收致富。在担任三连连长期间,他还为51位困难职工群众垫资承包土地,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2005年,卜现运退休了,他但带动职工群众一起增收致富的脚步却未曾停下。
退休后,卜现运先后筹措资金创办了滴灌节水设备加工厂和玉米烘干厂,建起千头牛现代化养殖基地,并将所有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团场家庭困难职工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从“羊倌”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卜现运总是说:“是兵团给了我施展抱负的舞台,我要继续发光发热,帮助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靖茹)
金茂芳:光荣的女拖拉机手
在金茂芳家里挂着一张照片,驾驶拖拉机的她笑容灿烂,英姿飒爽。而眼前的金茂芳,青丝变为华发,身姿也不再挺拔。“这是一生的光荣,值得。”金茂芳笑着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优)
姜万富:昆仑山上的“穷多克特”
姜万富骑着毛驴行走在巡诊路上。
冬日里,坐落于黄浦江畔的瀛新园显得更加沉寂,闻名全国的“驴背上的医生”姜万富就长眠于此。
这位人们口口相传的“穷多克特”(维吾尔语,意为“大医生”“好医生”),从东海之滨辗转来到西部边疆,为守护各族群众健康奉献了毕生心血。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6年7月17日,这天,刚满17岁的姜万富告别家人,从繁华的上海踏上了前往祖国西北边陲的征程。“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西行的列车上,姜万富一路哼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彼时,他的身份从一名上海待业青年变成了支边青年大军中的一员。
“坐了3天半火车和7天汽车才来到三师叶城二牧场,车子停下后,周边全是沙包、戈壁。”来之前,尽管姜万富对边疆的荒凉早有耳闻,但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他还是惊呆了。
“下车吧,孩子们,到家了!我们兵团人用双手一定能在这片戈壁上开垦出良田。将来我们一定能住上砖房,用上电灯和自来水。”连长许连荣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姜万富。他二话没说,背起行李钻进地窝子。
和当地职工一起割草、挖地窝子、开荒种地……姜万富一颗仿佛悬吊着的心,在一片“欢迎”声中,落到了昆仑山这片土地上,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叶城二牧场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地处昆仑山海拔2200米至4850米的高原上。在当地,卫生员急缺,别说大病,许多职工得了小病都没人看。
“你去学医吧!凭着不怕吃苦的韧劲,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在叶城二牧场老领导郭长林三番五次“恳求”下,姜万富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因为学的是治病救人的本领,姜万富无比刻苦、认真。5个月后,回到叶城二牧场二连的他成为一名为牧工看病送药、救死扶伤的卫生员。
二连有100多个放牧点,每半个月,姜万富就要去放牧点巡诊一次,一次一般要一星期左右,长则十天半个月。去巡诊时,他总要带上药箱、驴子和马褡子,也因此得名——“驴背上的医生”。巡诊的路很荒凉,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有时候太寂寞了,就对着山谷大吼几嗓子。
每到放牧点,维吾尔族老乡远远看见姜万富来了,都高兴地喊:“穷多克特!穷多克特!”然后就是热情地拥抱,与姜万富拉着手、搭着肩往毡房里走。喝着老乡家热气腾腾的奶茶,姜万富笑得像个孩子。
1968年11月,牧工节比·阿洪在风雪中赶羊时从高处摔下来,头部受伤流血,昏迷不醒。接到口信,姜万富背起药箱就走,经过3个多小时奔波赶到现场后,立刻对伤员伤口进行消毒、包扎。等节比·阿洪苏醒后,姜万富又用两根木棍绑成担架,用两头毛驴把他送回连部,进一步清创、缝合、打针,直到深夜2点多才处理完毕。
二连放牧点沟沟坎坎遍布,姜万富为了赶时间经常沿着悬崖峭壁攀援前行。有一次,他给牧工看完病下山时,脚一滑顺着满是积雪的山坡滚了下去,幸好挂在了悬崖边上。等苏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的裤子全挂破了,几道伤口还在流血,药箱里的物品散落遍地。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但姜万富从未退缩过。
1980年,支青“回城风”也波及了遥远的昆仑山,姜万富毅然选择留下来:“一想到回去就再也听不到那一声声熟悉又亲切的‘穷多克特’,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不曾想,这一留下来就是43年。其间,姜万富成功为大山里的各族患者实施肠梗阻、剖宫产、膀胱结石、附件切除等各种手术2000多例,无一例失败,而这样的病症在昆仑山深处进行治疗,其难度可想而知。
热心周到、至真至诚的服务,使姜万富成为当地各族职工群众心目中的“救星”,纷纷称赞他是“神医”“好医生”。
多年过去了,姜万富曾经踏遍的昆仑山依旧巍峨耸立,当地的人们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穷多克特”。
李梦桃:情系牧民的“马背医生”
在靠近中蒙边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大山深处,一直流传着“马背医生”李梦桃为哈萨克族牧民送医送药的故事。虽然已从钟爱的岗位上退休多年,然而,只要回忆起在牧场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李梦桃仍然感慨万千:“初到北塔山牧场,场部给我发了一匹马、一块毡子、一个药包和一根马鞭,带着这些家当,我开启了漫漫巡诊路……”
上世纪60年代,李梦桃响应国家号召,从黄浦江畔来到西北边陲,此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兵团。常年坚守在缺医少药的北塔山牧场,为哈萨克族牧民疗伤治病,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他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这片深深热爱的土地,成为深受当地牧民信任的人。
北塔山牧场距离乌鲁木齐市400多公里,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2.4摄氏度,自然环境恶劣。李梦桃告诉记者,当时,牧场有5个牧业队100多个牧业点,就散落在群山之中,牧民的毡房之间大多相距在10公里以上。“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牧民们有需要,我一定随叫随到。”李梦桃说。
1978年1月的一天,离牧业队100多公里远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一户牧民家不满周岁的婴儿出现心衰症状,情急之下向牧业队求医。李梦桃得知后,立即和另外一名医生骑上马、拉着骆驼,带上药物和干粮出发。路上,两人突遇大风雪,骆驼原地卧倒再也不肯前行,马匹也受到惊吓不停地嘶鸣……到了第二天,雪停了,他们才能扒雪开道、继续赶路,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牧民的家里。为了治疗和照看孩子,两人又在牧民家里陪伴了7天,直到孩子转危为安才放心地离开。
环境如此艰苦,为什么还要选择留下?略微沉吟,李梦桃感慨地告诉记者:“记得有一次,在抢救一名患者后的归途中,我的胃突然疼得厉害,只能趴在马背上,一动也动不了。马儿把我驮到一座陌生的毡房前,一位哈萨克族牧民用家里仅剩的一点白面给我做了一碗面条,而她6岁的儿子却啃着玉米面馕;到了晚上,怕虚弱的我冻着,她又把家里唯一的棉被盖在我身上……可以说,我的命是淳朴善良的牧民救的。”
从那时起,李梦桃就下定决心,要留在北塔山,守护好各族牧民的健康。他说:“过去牧场医疗条件落后、交通闭塞,又没有通信工具,如果出现孩子发烧晕厥无法就诊、老人高血压突升送药不及时等情况,他们就会遇到生命危险。这里的牧民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几十年来,李梦桃走遍了北塔山牧场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过冰滩,他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过尾骨;爬山梁,他失足从几十米高的山坡上滚下来差点瘫痪。不止一次,他在黑夜里出诊,连人带马落入山涧,在暴风雪中迷失方向……在牧场工作的30多年里,他累计骑马走了26万公里的山路,救治患者2万多人次,接生了800多个婴儿,与牧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退休后,李梦桃还经常念叨:“如果牧场需要我,我愿意回去继续为牧民们服务。”
几十年来,李梦桃以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努力,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全国民族团结模范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是兵团唯一入选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李梦桃的小女儿李静受父亲影响,成为一名“白衣天使”,也像父亲那样,继续建设边疆,为各族牧民服务。
卡小花·卡德尔:有一种爱叫大爱无疆
在一师四团五连,卡小花·卡德尔的大家庭可谓是家喻户晓,她的善心善举更是温暖着无数人的心。
来到卡小花·卡德尔的家里,一张“兵团最美家庭”的“全家福”十分引人注目。照片中,卡小花·卡德尔和丈夫坐在中间,身边围坐着男男女女12个孩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是老大和老二,长得最帅的是二儿子高春节……”卡小花·卡德尔指着照片中的孩子们,给记者逐一介绍道。
卡小花·卡德尔的12个孩子中,自己亲生的只有两个,有10个孩子是她收养的。这10个孩子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共同组成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轻轻拂拭着相框,卡小花·卡德尔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
1988年,卡小花·卡德尔还是四团粮油厂一名普通职工,与丈夫阿尔肯·吐尔地结婚后,两人育有一双儿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1991年夏的一天,两个汉族男孩走进了卡小花·卡德尔的生活。“孩子的脸上满是泪痕,蜷缩在墙角,看着真让人心疼。”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卡小花·卡德尔记忆犹新。
阿尔肯·吐尔地的母亲多年前嫁给了一名汉族职工,其女儿和女婿因故相继离世,留下了年幼的高春节、高春亮两兄弟。
“那就留下吧,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孩子。”听丈夫说清楚原委,生性善良的卡小花·卡德尔决定收养兄弟俩。
令卡小花·卡德尔没想到的是,收养这两个孩子只是开始。1993年,卡小花·卡德尔的妹妹去世,妹夫住进了精神病院,丢下了3个未满10岁的孩子。第二年,丈夫的弟弟、表弟的家庭均发生变故,两家5个孩子也没有人照看。
“没父母的孩子最可怜。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能饿着孩子们。”面对接踵而来的变故,卡小花·卡德尔选择将8个孩子全都接回自己家。
就这样,4年间,卡小花·卡德尔先后接纳了10个孩子。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丈夫工作日益繁忙,卡小花·卡德尔承担起照顾孩子们的重担。每天天不亮,她便要起床去割青草,给家里的鸡、羊准备饲料;紧接着,给孩子们做早饭,送他们去上学;安顿好孩子们后,再匆匆忙忙赶往粮油厂上班;下班回家的路上,只要看到有废纸壳、塑料瓶,她就会拾回家攒起来,卖钱补贴家用;回到家中,她再将自己做好的凉粉、馕装满小推车,沿街叫卖……
“那时候,睁眼闭眼都想着咋样多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吃好饭、安心上学,只要是能挣钱的活我都干过。”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卡小花·卡德尔内心却始终乐观、坚强。
卡小花·卡德尔的善心善举感染着周围的人们,邻居们的一盆米面、粮油厂的一袋面粉、学校为孩子们减免费用……卡小花·卡德尔都一一记在心里。
如今,卡小花·卡德尔的12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分别走上教师、医生等工作岗位。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到家中陪伴在妈妈身边,一大家人在一起十分热闹。
“天天盼着孩子们长大、成家立业,现在终于实现了,有他们在身边陪伴,我很幸福。”卡小花·卡德尔高兴地说道。
退休后的卡小花·卡德尔依旧忙碌。2012年,她成立“卡小花爱心团”志愿者服务队,面向生活困难家庭、困难儿童、孤寡老人,开展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志愿服务……
数十年来,卡小花·卡德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真谛。(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和平)
刘守仁:天山脚下的“羊院士”
“刘老师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但他留下的科研精神一直激励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行。”1月29日,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代蓉告诉记者。
代蓉口中的刘老师,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刘守仁院士是我国著名羊与羊毛学、绵羊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细毛羊之父”,他扎根边疆近70年,对我国绵羊育种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7月,21岁的刘守仁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郑重地在分配志愿书上写下“到最艰苦的地方,干最艰苦的工作”的誓言。从此,刘守仁的一生都与新疆和兵团结了缘。
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八一农学院(现新疆农业大学)任教两个月后,他向上级申请,到基层去,到农八师紫泥泉种羊场去。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毛纺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未培育出细毛羊优良品种,只能依赖国外进口。在紫泥泉种羊场,刘守仁发现,牧工们放养的大多是本地土种羊,个头小、毛粗色杂,且羊毛产量低,根本不能用来纺织高档毛料织品。当时,种羊场还购进了几只阿尔泰细毛羊,这种羊虽然体大毛细,但适应不了当地气候。
刘守仁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阿尔泰细毛羊羊皮“披”到土种羊身上!白天,他拿起皮鞭向牧工们学习放羊,熟悉绵羊习性;晚上,他认真研究遗传学与选种知识,收集整理阿尔泰细毛羊的类型和谱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后,在种羊场的一间土屋里,刘守仁开始着手做试验,墨水瓶当试管,铁皮、竹片当工具,放大镜当显微镜,镊子当计数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8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刘守仁培育出属于中国的细毛羊优良品种——“军垦细毛羊”,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的历史!
科研无止境。刘守仁再次立下志愿:要把国际顶级的澳洲美利奴羊的皮毛,“披”到军垦细毛羊身上!1985年,“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通过国家鉴定,其羊毛达到国际优质毛纺原料水平。
几十年来,刘守仁先后培育出“军垦细毛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两个新品种及9个新品系,创立了血亲级进育种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品系繁育的方法、品种品系齐育并进的技术,丰富了我国绵羊品种结构。刘守仁的科研创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多项空白,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守仁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工作。1988年9月,刘守仁调入新疆农垦科学院担任院长之时,全院没有一名博士。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那就自己培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刘守仁将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院校带博士生。
2000年,刘守仁筹措资金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希望为新疆农垦科学院培养更多人才。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成长,刘守仁为实验室的每个人量身定制详细的培养计划,具体到每个月要做什么、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参与哪些实验项目……很快,一批年轻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技术人才。
从零硕士、零博士,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硕博人才架构,刘守仁想方设法推进新疆农垦科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因为他知道,有了人才保障,绵羊育种事业才有未来与希望。在刘守仁的感召下,十几位博士从大城市深造归来,齐聚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心无旁骛为绵羊育种事业倾情奉献。
马殿英:情暖额尔齐斯河
“额尔齐斯河畔的牛羊有多少,老马为牧民做的好事就有多少。”这个冬天,老马长眠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但他的名字一直被这里的人们惦念着。
“老马”名叫马殿英,1955年从新疆八一农学院(现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十师,先后担任过十师警卫连副指导员、十师毛纺厂副厂长、北屯医院副院长。在当地,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老马”,其背后,是马殿英倾尽一生帮助牧民的一串串感人故事。
牧民们都说老马有三个“爱好”:穿黄军装,骑“永久”牌自行车,帮助额尔齐斯河畔的牧民。
1961年初冬的一天,大雪纷飞,担任警卫连副指导员的马殿英执行完任务独自返回途中,为避开野狼在山里迷了路。生死攸关之际,是一位牧民将快要冻僵的马殿英带回自己的毡房。几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下肚,终于让马殿英缓过劲来。之后,这位牧民又准备了奶茶和干粮,骑着马将马殿英送到大路上。马殿英一直感念着这份恩情,待冰雪消融,便买了礼物前去道谢,可谁知那位牧民已经转场离开了。多年寻找未果后,马殿英做了一个决定: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淳朴善良的牧民的恩情。
牧民的孩子没钱交学费,马殿英自掏腰包交上;牧民的孩子长了秃疮,他四处求医问药;偏远放牧点一直未通电,他就自己掏钱买来电线,请师傅栽杆、拉线,架通了从北屯到放牧点的“光明线”……几十年来,马殿英先后拿出60余万元,无偿帮助了数不清的牧民,还捐助30多个牧民的孩子上了大学。牧民们都说,看到穿着一身黄军装的老马,心里就无比踏实。
“老马为牧民们做的不是一件事,是和牧民生活有关的千千万万件事;帮助的也不止一户,是成百上千户;更不是一天,而是好事做了几十年。”马殿英的老同事邓有敬回忆道,和老马共事时,一到休息日,他就去牧区给牧民帮忙,“30多年里,粗略估算,老马仅帮助牧民家砌的火墙就超过3000个。”
牧区的四季,就是马殿英的四季。几十年来,马殿英穿着一身旧军装,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额尔齐斯河畔角角落落,走进过几乎每一座毡房。他的自行车前后各焊了一个大铁筐,里面总是装满了带给牧民的衣物、药品、文具、信件等等。他帮助过的牧民,有的成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有的成为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有的和他一样走上了帮助他人的道路。
阿勒泰市阿苇滩镇牧民巴合提亚尔·卡灭尼被当地人称为“爱心妈妈”。1985年,巴合提亚尔·卡灭尼的丈夫犯胃病卧病在床,马殿英听说后,顶着寒风给他们送来了药品,这一送便是3年。
随着日子逐渐变好,2009年开始,巴合提亚尔·卡灭尼先后资助了几名学生上学,还给生病或有困难的村民捐款、捐牲畜。截至目前,她累计捐款近10万元,捐出牲畜16头。她说:“马大哥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也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好事做了一辈子的马殿英,被誉为“草原上的活雷锋”,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兵团道德模范、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岁月长河里,多少人和事随风而逝,但在额尔齐斯河畔,老马的善举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刘厚彬:昆仑山下“最美司法人”
丁憬: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2019年3月18日 ,丁憬(左三)在可克达拉市图书馆、档案馆调研。杨俊钦 摄
“您走了,可是您的精神,已经融入可克达拉的每一寸土地。”伊犁垦区的诗人们这样缅怀他。
在绿如翡翠的城市可克达拉市,在朝气蓬勃的产业新高地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的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处处都是他留给这座城市的印记。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场景、一句句话语,都深深烙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职工群众心里。
2019年11月17日,可克达拉市召开冬季绿化现场推进会,丁憬(右一)指导绿化工作。杨俊钦 摄
他就是曾任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书记、四师政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丁憬。来到四师可克达拉市之前,他曾是江苏省镇江市副市长,坚持两轮援疆,又变援疆为任职,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可克达拉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2012年6月12日,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挂牌成立,丁憬被任命为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17年8月1日,丁憬(右四)见证可克达拉税务部门开出第一张税票。朱远乐 摄
彼时,这个“国”字头经济开发区还只是一片占地10.8平方公里的荒滩。园区怎么建?成为丁憬来到兵团后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先基后企’,让项目和资金跟着环境跑,基础设施建设得越好,招大商引大资才会进度更快、质量更好。”丁憬提出,要把兵团分区建设的重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上。
2019年8月13日,丁憬(左二)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天雪矿泉水厂视察工作。杨俊钦 摄
时间紧、任务重,丁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完善的基础设施,独特的招商引资规划,优美的园区环境,贴心的招商服务……很快,兵团分区吸引了众多疆外企业的目光。
总投资15亿元的江苏镇江精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投资12.6亿元的中节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超千亿元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及科技农业示范电站项目等相继落地……
2019年9月6日,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开学,小朋友为丁憬(右一)系红领巾。杨俊钦 摄
仅2014年,兵团分区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3亿元,占四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的56%。此时的兵团分区,已然成为拉动四师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015年4月12日,兵团第八座城市——可克达拉市挂牌成立,丁憬又被组织赋予新的使命。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要把可克达拉市打造成为全师经济新的增长极、现代文明的集聚地、人口人才的“蓄水池”、全面小康的“火车头”,这是丁憬确定的可克达拉市发展目标。
2019年8月30日,丁憬(中)参观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杨俊钦 摄
心往大处想,事往实里做。建城市,要修路、建楼、筹集资金、搞绿化……每一天,丁憬都要开五六个协调会,了解工作进度,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需求。
完善城市规划,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可克达拉的城市建设一天一个模样。
2017年10月4日,丁憬(右一)看望慰问执勤人员。杨俊钦 摄
丁憬积极推动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密结合山、水、路、人、文、物等诸多元素,致力于打造一座独具魅力的“兵团生态新城”。如今的可克达拉,已然是一座矗立在边疆的“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栖居生态城市。
2020年3月10日,丁憬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
“来到新疆,为咱兵团做点事,是我的真情流露、朴实心愿和矢志追求。”丁憬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从踏上边疆大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了兵团人,为兵团事业发展鞠躬尽瘁。
2016年11月16日,丁憬(左)在四师六十四团看望结对亲戚哈力木拉提·那司尔。朱远乐 摄
沙海老兵:永远的丰碑
塔河五姑娘:将最好的青春献给兵团
冬日的塔里木河归于沉寂,然而,在大河两岸的土地上,“塔河五姑娘”的故事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扎着乌黑的马尾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这张《塔河五姑娘》的合照前,总有许多游客驻足。聆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屯垦戍边的激情岁月。赵桂荣(右)和郭桂荣(左)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塔河五姑娘”塑像前留影(资料图片)。成青 摄
“到新疆去,建设兵团!”兵团建立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兵团建设。其中,5位来自山东、河南的20多岁的姑娘相聚在了塔里木河南岸的农一师共青团农场(现一师十二团)。
发源于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的塔里木河水资源丰富。1958年5月,为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开垦土地的灌溉问题,农一师决定,在荒原上开挖一条引水总渠。
亘古荒原沙丘多、地形复杂,加之当年开路施工缺乏机械,挖渠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组织上担心女同志身体吃不消,不让女同志参加,却仍有20多名姑娘强烈要求承担挖渠任务。
当时正值盛夏,荒漠戈壁上,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这20多名姑娘就跟在小伙子们的后面挖渠。几天下来,大多数姑娘承受不了这么繁重的工作,不得不从工地上退下来,而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赵爱莲5位姑娘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巾帼不让须眉。王世卿等5名姑娘组成一支女子突击队,每个人选的都是最大号的挑土筐子,只想着每次能多装一点、自己跑得再快一点。工程到了中后期,坡陡路远,大渠修建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5个姑娘想了很多办法。
开渠要把树木连根清理干净,首先要费时费力清理沙土,5个姑娘体力不如男同志,那就晚上接着加班干!每天晚饭后,姑娘们悄悄带上火把或手电筒,乘着晚上凉快,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干累了、困劲儿上来了,就地卧在筐子上眯一会儿;一趟趟地运土,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互相鼓劲……一段时间下来,5个姑娘的进度甚至超过一些男同志。
为此,不时有小伙子找5个姑娘“打擂台”。接受了挑战,5个姑娘除了通宵干活,还想出了提高效率的好方法。有一阵子,她们在挖渠时遇到了沙质土,这种土装进筐子里会不断地往外漏,上坡时踩在沙土上还很滑。姑娘们就跑回宿舍,找来自己的床单垫在筐底。就这样,5个姑娘创下了人均日挖运土72立方米的纪录,完成定额任务的907%。
——“塔河五姑娘”的名号响彻塔河两岸,被授予“穆桂英小组”光荣称号,还受到时任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的亲切接见。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天接着一天干,最终,大渠通了、水来了,万亩农田得到了滋润。
一条渠、一群人,“塔河五姑娘”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兵团事业,她们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王孟筠:像火花一样绚烂绽放
她于病榻上,写下10多万字的日记,鼓励万千年轻人奋发向上;她自学成为蜂疗专家,用双手为无数病人解除痛苦——她,就是电影《生命的火花》、长篇小说《军队的女儿》中的原型王孟筠。作为无数军垦战士中的一员,王孟筠用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向人们展示了兵团人的坚毅果敢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王孟筠出生于湖南长沙,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52年,不满14岁的王孟筠得偿所愿,虚报岁数来到农六师八一农场(现六师一〇二团)。从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来到沉寂苍凉的大西北,王孟筠的决心和意志丝毫没有动摇,每天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抢着干重活、累活。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昼夜温差大,旷野的风雪和霜露侵袭,加上工作环境艰苦,王孟筠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淋巴腺炎、中耳炎、头痛等15种疾病,最终竟导致耳聋、瘫痪。
面对这样的飞来横祸,王孟筠仍没有自暴自弃。“只有活着,才能为人民工作。”凭借着惊人的毅力,王孟筠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为了能尽快投入工作,她一边治疗,一边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是护士扶着她走,稍作适应后,她便咬牙坚持自己拄着拐杖走,还在病床上记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
后来,根据王孟筠日记整理的8万字单行本《病床上的歌》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王孟筠的事迹如同火花绚丽绽放,传遍大江南北。根据王孟筠的事迹,作家邓普创作了长篇小说《军队的女儿》,西安电影制片厂据此改编拍摄成电影《生命的火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60年,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得知王孟筠的事迹后,安排她到广东省湛江市疗养。但王孟筠不甘愿就这样让国家供养一辈子,多次主动向组织提出工作要求。很多人不解地问她,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非要工作呢?王孟筠回答道:“人活着,就应该使人们因为他活着而得到好处。”
最终,王孟筠如愿被安排了工作,前往广东省化州县(现化州市)养蜂。然而,就是这小小的蜜蜂,又让她的人生开辟了崭新天地。王孟筠一边养蜂,一边学习蜂蜇疗法和中医针灸技术,并将蜂蜇和针灸疗法结合起来,反复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摸索出了一整套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哮喘病等病症的蜂疗经验,无偿治愈了数以万计的风湿病患者,成为远近闻名的蜂疗专家。
2011年3月14日凌晨,王孟筠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终年73岁。然而,“中国保尔”的精神火炬,却照亮了一个时代,激励一代代兵团乃至全国青年人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丹)
徐春棠:一片芬芳润边疆
每年6月,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开始进入盛花期,将大地晕染成一片紫色的花海。
徜徉在这片默默绽放了大半个世纪的花海中,人们总会想起一个人——“中国薰衣草之父”徐春棠。
1963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学校的徐春棠,来到农四师清水河农场(现四师六十五团)园林连工作,自此,时年19岁的他便和薰衣草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当时,我国轻工业日化生产所使用的薰衣草精油全部来自国外,进口费用高昂,就连业内绝大多数人也是只知精油,却从未见过薰衣草植株的样子。
1964年,国家把试种薰衣草的任务下达给了兵团,兵团又将这一任务交给农四师清水河农场和谊群农场(现四师七〇团)。
时任清水河农场园林连技术员的徐春棠接过这一重任后,将引进的10克薰衣草种子C-417、H-328,种在了园林连水井边几平方米大小的一块空地上。当时,他虽然熟悉香料制作工艺,但对于种植薰衣草却毫无经验,全凭自己一点一点地摸索学习。地里长出的每一株幼苗,他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呵护,照着书上的黑白照片一株株比对,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
提升发芽出苗率,是徐春棠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引进的薰衣草种子由于种小皮厚,发芽率仅为1.4%。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破解这一难题?他吃饭时想,走在路上也想,从冬小麦种植中琢磨门道,经过长达7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将薰衣草种子发芽出苗率提高到了90%。
薰衣草的老家在温暖的地中海,伊犁河谷的冬季对它们来说漫长难熬。为了让薰衣草安全过冬,徐春棠想了很多办法:用厚草帘盖住,失败;用塑料棚保温,失败……最终,他从葡萄藤埋土越冬、开春掀“被”的做法里汲取经验,将薰衣草的底部用厚厚的土埋住,让它们在温暖土壤的怀抱中安心“冬眠”,一举使薰衣草越冬成活率达到95%。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四师薰衣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几平方米到2003年的2.2万余亩,成为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齐名的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四师生产的薰衣草精油销售价格较低,薰衣草种植户效益不高,影响了种植积极性。徐春棠建议,将薰衣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整合,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四师统筹辖区薰衣草产业资源,打造集薰衣草及其它芳香植物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生产的优质精油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2004年5月,徐春棠退休了,可与薰衣草长达40年的情分始终是他的牵挂。身患重病的他远赴广东、上海等地调研,了解各地香料市场情况。回到四师后,他又忙着选种,操心薰衣草太空育种事宜。
一次,儿子徐海军与父亲通电话时,感觉到了徐春棠身体状况的异常,便“硬生生”把他拽到医院里做检查。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父亲一心扑在薰衣草事业上,即便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大问题,仍然一门心思整理薰衣草相关资料,思考薰衣草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每每念及此处,徐海军都嗟叹不已。
2005年11月28日,带着对薰衣草的无限眷恋,徐春棠离开了人世。但是,在四师人的心目中,徐春棠一直就在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思琦)
朱国利:像界碑一样扎根边境线
2月24日天蒙蒙亮,朱国利起床喂完羊后,便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巡边工作。“每天的巡边工作看似简单枯燥,但是马虎不得。”朱国利告诉记者,当好护边员的关键,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惕。
朱国利(右)夫妇在乔老克哨所门口刻着六十三团团歌《沙林人》歌词的石碑前齐声唱团歌(资料图片)。据兵团日报资料库
今年53岁的朱国利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三团乔老克哨所的一名护边员,“放牧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是朱国利夫妇30多年如一日为国守边的真实写照。他们把家安在边境一线,把深沉的爱献给了祖国,诠释了兵团民兵无怨无悔、恪尽职守的爱国情怀。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js33333线路登录网站党委宣传部